“严是爱,宽是害”是古人的教子之道。对子女严格要求,可以少出败家子、忤逆儿。治家如此,治企同理,对干部员工严格管理,要求他们在遵守规章制度或执行标准规范、党纪国法时,必须认真细致、毫不放松,这可以减少犯错机率,防止因量变引起质变,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的保护,是大象无形的“厚爱”。
这些对干部员工的“溺爱”和“纵容”,都是不负责任,会让他们在宽容和放纵中渐行渐远。闵某某任二公司重庆东环铁路二分部项目经理期间,默许其亲属违规借用其他分包队伍名义在项目部承接钢筋加工劳务,在2019年二公司开展的管理人员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所办企业与本企业业务往来专项整治活动中,他未如实向组织申报。该项目部时任党支部书记在已掌握该事件的情况下,选择了沉默,最终闵某某和项目党支部书记双双被处分。
反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在任巴东县委书记时,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提出“五个严禁”,重点整治贪污腐败、执行不力、监管缺位、推诿扯皮、慵懒无为等现象。五年间,他亲自签字双规或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多达87人,包括5名县领导和2名州领导。正是他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巴东县领导干部的作风焕然一新,干事热情不断激发,政治生态和经济状态持续好转,最终让50万人摆脱了贫困。
严师能出高徒。“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既对立又统一,既有从严执纪的力度,又有墩苗固本、行稳致远的温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思想的堤坝一旦有漏洞,制度的口子一旦被打开,必将由小及大,最终不可收拾。一个团队,如不严格管理,“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必将大行其道,邪气就会滋长,人心就会涣散,干部员工违纪违法的机率将陡增。人的一生,若要走实走稳,既需要自省自律、加强自我约束,更需要上级的严格管理、提醒警示和监督约束,时时擦拭灰尘,防止走歪走偏。
严格管理 前提是领导干部带头
“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宣传和引导。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行为准则、工作质效、责任担当、廉洁自律、执行力建设等方面,带头执行、带头干,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先带头做好。以自身实际行动,树立起“严管”的威信,用实际行动,营造起“严管”的氛围。
严格管理 关键是打破人情顾虑
好干部的“金刚不坏之身”,好团队的优秀文化和作风,不是天生的,而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先有了好的“家教”,才能有好的“家风”。要多给干部员工讲清道理,把放松管理、散漫无序的严重后果讲透,让干部员工理解、支持严管,让干部员工站在对企业忠诚、对员工负责的角度,站在对自己岗位和前途负责的角度,不当“好好先生”,坚持对事不对人,一切按照规矩和制度办事,面对错误言论敢“大声说不”,面对歪风邪气敢“当头棒喝”,面对散漫行为敢“及时制止”。
严格管理 重点就是重在日常严在经常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的行为习惯亦是如此。对干部员工从严管理,要立足于早、着眼于小,以严肃的态度、严抓的韧劲,从最基础环节、最基本工作抓起,落实到日常教育和日常小事中,管人管事管思想、见物见人见细节,发现员工在工作上出现“躺平”思想,在作风上出现“松劲”苗头,在行为上出现“脱轨”倾向,要立即提醒、批评教育,及时堵上思想上的“病变”,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要突出长效坚持,杜绝“走过场”“一阵风”“临时抱佛脚”等形式主义式的严管现象,以常管常严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
严格管理 关键是要敢于动真碰硬
要特别强调的是,严格管理是以理服人、以规章制度管人,不是没有依据的“瞎严”、主观臆断的“乱严”,不是个人耍权威逞威风、刁难员工。有的项目经理管理方式粗暴,发现问题或稍不顺心就破口大骂,满嘴污秽,开口闭口“XX”,叫人“滚”“爬”,这种自以为是的“严格管理”,只会激起反叛心理,增加抗性,产生怨气、怒气、戾气,影响整体的和谐氛围和团队建设,很可能导致越管越乱。
严格管理 重点还要强于关爱